2008/07/05

記 我的瑜珈老師們

不敢說在前世今生這張網中,印度在哪一個角落,但我肯定敢說百分之百,我腦袋中殘留著洗不掉的瑜珈記憶。

七年前,一張貼在研究生宿舍公佈欄的宣傳單勾住了我的眼神,每週一小時,地點就在熊威超市樓上的社區活動中心,印象中收費150元,錢少動多離家近,除了必須採購兩大包拼貼式塑膠地板外,好像沒什麼缺點,於是就拉著室友卓芬、跟樓下的雅琪學妹,過去瞧瞧。

在ㄧ群婆婆媽媽包圍下,三個政大女研究生開始了第一堂瑜珈課。儘管粗腿肥腰蝴蝶手,但腳骨軟Q,高難度的動作,我的瑜珈初體驗,還能勉強做到9.543的體操分數喔!但那時說實在的,上課的環境實在稱不上是教室,在沒有隔間的水泥地板上做運動其實很危險,也沒有高級的音響視聽,只靠老師一二三四、二二三四、三二三四的口令動作...但並非如此而已。

如果說瑜珈介入我生命,改變了什麼,就是從那一刻開始。我的瑜珈啟蒙老師,姓莊名瑞玲。一頭烏黑亮麗的黑髮及肩,身材修長挑不出一絲肥肉,┌至少四十歲!┘,我心裡嘀咕著。但重點都不是這些,是她散發出那優雅的氣質,如果老師換上全身白洋裝...,沒錯,老師是屬於魔戒裡精靈國的人啊!

喘不過氣-我從小看遍名醫檢查不出的怪毛病,莊老師教我回歸根本到瑜珈的基礎,練呼吸。在那一年,一週一次的瑜珈課是我最期待的日子,一次比一次超越極限動作,我學著跟身體的痛苦和平共處,一次比一次更進一步,讓氣灌丹田,像海浪一般在腹中來回淘洗這身臭皮囊,還跟老師談生死、談修行、談貪瞋痴念。

離家近的好處享受了一年,不知什麼原因,活動中心不租給老師了,新的上課地點換到了高中母校正對面。上課人數變少了,我也從初級學員變成了資深學員,吃素、瑜珈、經書,這些沈澱心靈的道具,一步步改變了我的人生觀。

那年恰好是畢業的最後一個暑假,告別求學時光,也等於得告別莊老師。猶記得那是我畢業後半年,最後一次上課剛好是耶誕夜,老師不是基督徒,但熱情地邀請我參加今晚的家庭聚會。跟著老師回到新店的家,我才知道老師教瑜珈的那一段故事。

她拿出師父的照片,談起恩師過世前交代她要繼續發揚瑜珈,而師丈經商失敗又中風的巧合,瑜珈是不辱門派的使命,也是養家的責任。準備了一桌子的豐盛菜餚,為當時徬徨猶疑深造與就業的我,打了一記強心針。到木柵的路程實在太遠,我跟莊老師其實心裡都有數,要續前緣機會渺茫,曾經有一次我打了電話想問老師還有在哪裡教,但老師正在上課也匆匆掛斷。直到最近發現一本書,《 印度180天瑜珈修業旅行》才確認了莊老師的現況,只是我沒有勇氣再撥起一次電話,怕老師已經忘了我。

而後的一年,練習的進度停停走走,瑜珈書、教學手冊、示範帶,諸如此類越買越多,嘗試運動中心、健身房附設課程,卻越發讓我從心底討厭一波波興起的瑜珈熱潮。我瞧不起那些劈腿的舞蹈老師,轉行過來教瑜珈,我厭惡那些出書的明星,她們不懂瑜珈,只看見招式,看不見內在。

在我開始適應第二份工作後,辦公室附近新開了一間瑜珈教室,錢不少但動多離家近,我又再度踏進了課堂。熱情的班主任,因為車禍發願教瑜珈的情節感動了我,但或許工作壓力過大,焦慮帶著進教室,多數時間,焦慮還是被我帶回家。少了解脫,我還繼續尋找,佛家中的涅槃。

偶然的機會,教室多了一位齊老師。齊老師其實也是劈腿的舞蹈老師,過去她教拉丁有氧跟肚皮舞,但更早之前在外商服務的工作經驗,讓我們有更多話題可以聊,而在教學上,她重呼吸勝於動作,對症下藥,瑜珈課變成按摩課,我求的釋放找到了解答。

更不得不提,二度離職那段身心煎熬的日子。長期在新聞界這種內外不平衡的工作環境,還有主管職真的讓我身心俱疲,加上夥伴的背叛,成了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,即使輕言說再見,選擇暫時進修,「逃避一次就得逃避一輩子」,齊老師不斷點醒我去面對我自己的問題,我們談奧修、談愛、談人生,更進一步談了家庭。

總是這樣,當我的人生恢復正常時,那些瑜珈老師們,彷彿是上帝派來的使命必達送貨員,得離開了。當齊老師說到夫婿被派赴山東,兒子今年順利上大學時,我早有預感,恐怕說再見是免不了的。

有道是五窮六絕,攝影阿伯微恙,甘肅採訪眼看就要開天窗,稿件還慘遭退稿,新題材又遇上採訪困難,還有一位攀岩者意外過世,接踵而來的大大小小打擊,在課後其老師宣佈,她要在六月底畢業。眼淚唰啦啦,忍不住掉下來。

敏感的體質,其實我不斷預見發生在我身上及他人身上的未來,但這些我都不能說,只能找齊老師訴苦。捨不得遇到了一個懂我的人,更多是,受不了分分合合的情緒。

晨昏拜讀金剛經,心經、聖經,我不算是菩薩的弟子,也不是基督的門徒,但瑜珈卻領我感受不可思議的力量。好比這回到了敦煌,看見石窟裡如來神掌大佛的尊容,忍不住我跪了下來,感動地哭了,寄蜉蝣天天地,渺蒼海之一粟。

我由衷的感謝,瑜珈老師們,豐富了我的生命。祝福齊老師,在山東的蓬萊仙島快樂做神仙,氣功進修課程順利,期待再相逢。

1 則留言:

Climbmania 提到...

這篇看好久了,什麼時候要寫新的文章呀?